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镇域经济蓬勃发展正规实盘股票配资,涌现出不少人口、经济和建成区都达到相当规模的"特大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
特大镇是镇域经济的领头雁,在做大规模效应、提升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责无旁贷。发展特大镇,是全面参与区域竞争的需要,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是增强镇域造血功能的需要,是带动乡村振兴的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战场,特大镇发展事关全局。为全面、科学反映我国特大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镇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协同千强瞪羚企业认证咨询中心等机构,近日在京发布最新镇域经济研究成果《中国特大镇研究报告2024》暨“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发展潜力前100强”名单。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研究对象为内地建制镇(直辖市所辖建制镇除外)。数据来源包括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建制镇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相关数据。
当前,对特大镇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文件,人口10万以上可以被称为特大镇。据课题组统计,在我国2万多个镇中,截至到2023年底,特大镇共有694个。具体来看,广东最多,达154个;江苏其次,75个;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特大镇数量也都超过了40个。特大镇内部,人口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人口超过了95.5万人,超过了很多县域的规模;广东东莞市虎门镇和长安镇,人口都超过了80万;广东中山市小榄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东莞市厚街镇、江苏张家口市杨舍镇等10个镇,人口也都超过了50万。按区间段来看,30-50万人口区间的特大镇,有20个镇;20-30万区间的,有53个镇;20万人口以下的特大镇,占绝对多数,占比达87.6%。
考虑到研究体系的前瞻性、实用性及研究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课题组对特大镇从经济发展高质量、人民生活高品质、生态环境高标准和社会文明高要求四大维度构建全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研究指标体系。体系包括常住人口、镇本级可用财力、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26项具体指标。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全国建制镇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如表2所示。
报告显示,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常住人口平均值为26.37万人;有四个特大镇的经济总量超千亿,超过500亿元的共有11个,其中广东占7个;镇本级可用财力平均值为20.62亿元,其中南海区狮山镇、昆山市玉山镇都超过了50亿元,富可敌“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值为643亿元,其中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等14个镇超过了1000亿元,工业实力雄厚;拥有规上企业平均值为286家,其中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等3个镇更是超过了1000家,为全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分布在10个省份,但数量分布严重失衡,其中广东最多,36家;江苏和浙江位居其后,分别为31家、17家。中部地区加起来仅有8个镇入围,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任重道远。
建制镇发展潜力受到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资源条件、规模经济、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共同决定了不同镇域之间发展潜力的差异。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较性,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筛选了离区域发展核的距离、常住人口、非老龄化率、非农产业比重等16项指标科学构建了中国镇域经济发展潜力研究指标体系。
报告显示,在2024国镇域经济发展潜力前100强分布上,江苏和广东最多,均有22个镇入围;浙江、福建和江西紧随其后,分别有13个、11个和9个镇入围。受益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发展核辐射带动,江西镇域经济整体上升势头明显。2024镇域经济发展潜力前十强,全部都位于南方。这些镇大都是各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发展势头良好。
报告显示,特大镇在财税资金、土地利用、人员编制等方面缺乏自主权正规实盘股票配资,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受困于资源配置权限,发展潜力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小马拉大车”现象明显。这种经济发展规模与经济管理权限不匹配的情况是当前我国特大镇发展面临的重要共性问题。面对资源约束和制度瓶颈,解决特大镇发展问题,唯一路径只能是扩权强镇、撤镇设市等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虽有不少特大镇已通过一系列扩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特大镇发展权责不匹配问题。但是,“放虚不放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化特大镇扩权赋能改革,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进行改革试点,不断探索既能够适应地方发展需要又能推广复制的特大镇管理体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门户观点